退出长者模式
溧阳将法治基因融入“五堂一站”赋能乡村善治
发布日期:2021-11-08

2019年12月,溧阳市被确认为全国115个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近年来,该市提档升级全市法治阵地建设,不断扩大法治覆盖面与普及率,将法治基因融入全市微民生品牌“道德讲堂、如意小食堂、百姓议事堂、文化小礼堂、幼童小学堂和心愿树爱心工作站”等补足社会服务的“五堂一站”取得实效。近日,该市“‘五堂一站’创品牌 乡村善治有温度”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推介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铸魂”。围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等重点内容,建立镇(街道)人民政府干部法治乡村建设履职清单制度,“定人 、定责 、定村(社区)”,强化服务职能,奠定法治乡村建设坚实基础。市局党组吹响“集结号”,律师行业党委拉起“共建旗”,突出在基层法治队伍“神经末梢”建设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示范作用,整编法治“微小队”走进“五堂一站”,在村规民约制定、公共事务管理、重大事项决策等工作中发挥“法律智库”作用,成为乡村法治的弘扬者、乡村秩序的守护者、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为基层治理“提神”。围绕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庄产业精美、乡村治理和美、百姓生活富美”的美丽乡村目标,将“五堂一站”工作作为创新乡村治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主动融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试点的大局,做好建设资金保障,合理布局,形成阵地集聚效应。目前全市227个行政村全部设立“百姓议事堂”,全市高标准建成500家道德讲堂、32家如意小食堂、126家文化小礼堂、50余家心愿树爱心工作站,为基层治理展现良好精气神提供有力的实体保障。

三是精准把握切点,为基层治理“强筋”。聚焦乡村治理矛盾化解,主动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揽“五老”纳“乡贤”,将全市百姓560名乡贤调解员及3508名村级“百议堂”理事全部充实到“五堂一站”,深化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充分发挥“人头熟、情况熟”的优势,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求,截至今年11月累计排查矛盾纠纷36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6893件,无一纠纷激化或引发群体性事件,践行“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四是强化法治供给,为基层治理“壮骨”。从法检“两院”、部分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部门选出100名行业专家,组建全市“百姓议事堂”专家库。组织网格律师深入村社网格开展“法治坐诊”“法治巡诊”“法治会诊”150余次,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今年以来走进中关村园区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12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精挑细选市阳光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优秀执业律师为文化小礼堂定期开展公益法律宣传讲座,依托以“情感慈善”的创新理念设立的心愿树爱心工作站为300余名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主办单位:常州市司法局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电话:0519-8568162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