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司法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评议活动
发布日期:2022-01-10

常州市司法局日前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群众评议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治观察员、受益群众代表、媒体记者等参加评议。

2021年以来,该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聚焦发展所需、民心所向,确定“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十件实事”,并采取“领导领办、专人专办、急事急办、督查督办”的方式,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一是“法援泽民”项目。通过市政府办发文,明确将全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最低生活保障的2倍放宽到最低工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816件,案件数达到常住人口的万分之16.7,比去年增长52.4%。二是“鉴定帮民”项目。设立常州市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完成家暴伤情鉴定600余例,无一起重新鉴定和当事人投诉情形。三是“律师助民”项目。全市172家律所、2517名执业律师积极投身法企同行、“产业链+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等活动,开展劳动用工监督评估专项服务,开展法律监督196场次,督促企业补签劳动合同1008份,补发职工工资1025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996万元。四是“仲裁便民”项目。设立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全年受理调解案件近2000件,标的额35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77.6%,有效减轻法院在物业纠纷方面的诉讼压力。五是“调解和民”项目。全市建立三级非诉讼服务中心84家,依托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共调处矛盾纠纷81113起,全市法院非诉分中心共分流诉前调解案件5000余件,占新收民事一审案件33.94%。六是“立法利民”项目。共完成《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等2部地方性法规和《常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等4部政府规章的相关立法工作,并推动《常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办法》等法规规章调研项目的开展,以高质量立法护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七是“公证惠民”项目。持续深化公证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互联网+公证”推出,“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新模式,累计办理公证达27428件,其中国内公证19325件,涉外及港澳台公证8103件。八是“执法为民”项目。先后梳理和取消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中要求提交的131项证明事项材料,公布第一批共52项实行告知承诺证明事项清单,涉及市、县、乡三级31家单位,基本覆盖了全市各个层面、各个行业的办事主体和群众,2021年办件约27389余件。九是“复议安民”项目。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方位破除群众实现权利救济的制度机制障碍,多渠道方便群众申请和参加行政复议,全过程发现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截至目前,市政府及辖市区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92件,受理493件,直接纠错率8.57%,实质化解率23.55%。十是“普法润民”项目。全市已培育5000名法律明白人,超额完成全市4733名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目标,钟楼区“法治文化街区”正式开放,青少年法治题材电影《冬雪暖阳》全国公映,非公经济法法治护航中心已为18000家企业提供专项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向全国推广。

 

主办单位:常州市司法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电话:0519-8568162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