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司法局“三三”模式赋能基层治理 |
发布日期:2022-03-10 |
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以党建红盟矩阵为抓手,以网格为单位,以微治理、大服务为导向,不断夯实基础治理基础,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突出“三聚焦”,筑牢法治之基。聚焦党建矩阵,打造“司想红”“山水红盟”“南风红盟”“C湖红盟”等党建品牌,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法中心户”,将党员力量与法治力量融合,延伸至村居社区中、群众家门口,拓展到企业生产线、集贸市场内。聚焦“关键少数”,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分层分级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学法、旁听庭审,推动述法与年终述职考核深度融合,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重要内容。聚焦体系建设,充分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系统构建“多元规范、规范实施、法治服务、秩序修复、信仰培育”的法治社会“五大体系”,在常州率先建立镇级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是答好“三道题”,行稳法治之力。写好为民服务“基础题”,改造线下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升线上网络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推广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角,组织开展“法律门诊”示范创建,成立“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不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做好综合执法“必答题”,坚持以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整合区镇两级法治力量,建立“镇(开发区)+主管部门+司法行政”基层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开展省内首个镇级跨市协作,与宜兴市官林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签订“湟里—官林两地综合行政执法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学习交流、信息共享、执法联动三项机制。答好矛盾化解“挑战题”,以“民生茶社”为平台,充分吸纳老党员、老军人、新乡贤、网格员以及驻村镇干部、“三官两师”等各方人员参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民间调解组织和调解品牌,深入开展援法议事活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活力。 三是用好“三杠杆”,激发法治之能。“我为群众办实事”赢得群众认可。推出20个法治惠民实事项目,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法治零距离”;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镇、村两级“应进必进”,雪堰镇、湟里镇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打造“审批直通车”“流动审批”进社区,推出73个“一件事套餐办”,受到老百姓一致好评与点赞。“平安前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实践经验运用,创新“网格+”模式,通过“网格+警格”“网格+律师”“网格+调解”“网格+普法”,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引领乡村建设。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联合会为头雁,以全区4个国家级、114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标杆,深入挖掘特色乡村文化、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依靠法律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自治的主体作用、法治的护航作用、德治的引导作用,不断深化“乡村善治”之路。 |
主办单位:常州市司法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电话:0519-8568162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