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天宁区司法局“三化”提升特殊人群帮扶实效
发布日期:2024-11-25  来源:市司法局

为进一步激发特殊群体自身正能量,重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在“三化”上下功夫,有效提升特殊人群帮扶实效。

一是优化队伍建设,促进特殊人群制度规范化。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围绕新修订的《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开展专题知识培训以及业务实操专题讲解,提升工作人员的社区矫正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今年以来,共业务培训19次。邀请检察官为社区矫正工作者讲课,课程围绕《江苏省社区矫正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当前社区矫正工作的新型特点、执法风险以及安置帮教工作日常注意事项进行了授课。总结过往工作经验,邀请有经验、懂方法的老社矫工作者分享经验,构建“1+N”的师徒帮带模式,由一名有经验的社矫工作者带教几名新的社矫工作者,帮助新的社矫工作人员快速掌握社矫工作内容,培养社区矫正工作能力,加快适应社区矫正工作。今年,组织8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参加全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技能“大练兵、大比武”选拔赛并取得好成绩。

二是强化排查走访,推进特殊人群管理常态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精心编制业务指导资料《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一本通》《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便于社区矫正对象学习遵守。落实重点帮教对象每月走访和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必访制度,结合省司法厅部署安置帮教提质专项行动,不定期开展排查走访活动。今年以来,共排查走访300余人次,给与社矫对象训诫20起,警告15起。通过走访刑满释放人员本人、联系村(社区)干部等多方面多渠道,深入了解安置帮教人员的思想状态和日常情况,确保基本情况清、现实表现清、思想动态清、行为去向清。依托社区矫正管理平台,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实现对社矫对象的24小时不间断网上巡查。今年以来,通过信息化核查发现不假外出社矫对象19人次。搭建完善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教育体系,组织司法所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重点安置帮教对象进行排查,对风险隐患排查出13项重点内容涉及人员做到一人一策,避免问题升级。

三是增强关怀帮扶,凸显特殊人群服务人性化。启动监所共建“音悦人生”帮教项目,采取“音乐+教育”方法将柔性音乐与刚性的法律教育相结合,在音乐帮教中逐步帮助他们减缓心理压力,重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联合常州市同心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双方精心研究,将全体社矫对象纳入心理健康管理范畴,建立起一套完整、动态个人心理健康档案。今年以来,共开展团体活动6场,团体心理讲座2场。依托天宁区打造的省级阳光帮扶基地,对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予以过渡性安置。对于生活困难、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等有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积极联系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落实救助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共为2名困难刑满释放人员解决住房、就业、教育等实际困难,从源头上杜绝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的发生。

 

主办单位:常州市司法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电话:0519-8568162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