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司法局组织市、区、镇(街道)三级司法行政人员工作重心下移,以“三化”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进园区、进项目、进乡村、进家庭,为群众幸福加码。一是坚持基础信息精准化。聚焦残疾人、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精准采集特殊群体基本信息,涉及“意定监护、低保、残疾、失独”等多项内容,做到重点户一目了然。同时,加强对楼长、单元长、流动户、党员户等信息掌握,及时了解网格内相关人员动态信息,建立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扶贫帮困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走进全市100多户特困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帮困服务,帮助解决法律问题20多个,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受到省司法厅领导表扬。二是坚持服务事项清单化。梳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共6大类27项,涉及法治宣传、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律师服务、法律援助、特殊人员管理等,印制《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项目清单》折页2万份,发放至全市基层网格员。制定《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工作绩效评估办法(试行)》,明确6大类服务内容的具体要求及评分标准,纳入对各辖市、区司法局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估,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展,真正让群众得实惠、让企业获收益。开展清单化服务以来,全市组织法律咨询、法治宣讲活动5000余场次,有效调处纠纷8000余起。三是坚持下沉人员工作责任化。市、区两级出台《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我当一天网格员”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我当一天网格员”活动,300多名司法行政人员深入基层网格,围绕“十个一”开展服务,即:开展一次法律咨询、参与一件纠纷调解、收集一起社情民意、组织一次法治宣讲、走访一户特殊家庭、推广一项法律服务产品、参与一家企业法治体检、开展一次“党建+”活动、协助一次村(居)务管理、撰写一篇网格日志,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手上、企业“家门口”。截至目前,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000余次,举办各类法律知识培训(讲座)726批次约1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