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推动“援法议事”与基层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相结合,打造洛阳镇“民生茶社”、湖塘镇“阳光议事园”、湟里镇“调解帮帮团”等一批“援法议事”品牌矩阵,武进区洛阳镇岑村作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全面推广“民生茶社”乡村治理模式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推进“援法议事”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相关做法获人民日报点赞。
一是聚焦党建引领,彰显“红色之源”。在“山水红盟”、“南风红盟”、“C湖红盟”等党建品牌引领下,扎实打造“民生茶社”惠民阵地,点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激发服务群众的“红色动能”,汇聚依法治理的“红色力量”。通过共育“党员志愿者法治带头人”、共建“党建+法治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寓教于乐的平台。共办“学法用法特色活动燃”,每年寒暑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依托村级微信公众号“微岑村”,推送各种与农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法治三句半《法润洛阳惠民生》,通过社区天天乐将法律知识走遍村居,在岑村法治书屋悬挂法律知识展板,提供大量法律知识读本供村民学习。挖掘和培育特色乡村文化,岑村新四军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百年村小的耕读文化、引领发展的党建文化、服务发展的管理文化融合发展,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新内涵,使党建与法治红交相辉映。
二是突出治理创新,锻造“红色先锋”。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配备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以服务心连心为理念,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让村民有法可依,保障村民各项基本权益。发布《告村民书》,让村民自主参与到村庄长效管理建设中去,发放环保福利金,激发村民自治荣誉感和认同感。借助“民生茶社”常态化收集民情,在生产、生活中及时发现群众矛盾苗头,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在收集民情、了解民意的同时,抵制不正之风,营造良好乡风,筑牢农村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岑村八旬老人谈珍曾因4个子女如何赡养自己的问题而烦心。经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退休老书记多方调解,最终,一家人坐在“民生茶社”里达成一致意见,承诺共同赡养母亲。有党员在茶社提出集中利用闲置土地开展规模种植,被村两委确定为年度惠民实事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已实现每亩1000元保底收益。
三是加强组织覆盖,构筑“红色堡垒”。围绕选好一个会长、搭好一套班子、起好一本章程、明确一个目标,成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联合会”,定期召开民主法治示范创建经验交流会,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交流学习、引导指导、创新创造、促进振兴的重要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各方代表。整合“法律明白人”、以及新老乡贤、村民代表参与到自治管理活动中,让群众把平时不想讲、不愿讲的问题讲出来,及时把握群众的想法,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百姓反映的问题。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下沉网格,实施“村村有顾问”,进一步推动“4+N”诉源治理,落实“三官一律”进网格,实现“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作为网格顾问,在基层重大事项决策、依法化解矛盾、引导群众理性维权等过程中,为基层群众释法析理、定分止争。目前全区716个网格中,法律明白人配备率达100%;23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各地“民生茶社”律师合伙人配备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