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 内容
天宁区司法局“143”工作法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信息时间:2024-10-08    来源:市司法局  阅读次数:】 【字号
 

为解决辖区群众诉求多样、矛盾纠纷多发、调解力量单一等问题,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依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探索“143”工作法,实现矛盾一门受理、集中联调,有效将矛盾吸附化解在基层,助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搭建“1”个平台,选优阵地筑根基。指导各镇(街道)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通过建章立制、配强队伍,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优化平台机制运行,规范中心常态化运转,制定“研-攻-督-考”全链条调处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疑难复杂案件;汇集多部门力量对涉及重大利益纠葛、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攻坚化解;实行重点事件督查督办和通报制度;将矛盾纠纷办理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建立一支由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组成的多元化、专业化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并有效整合司法、劳动保障、社区(村)法律顾问等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为辖区法治建设和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化力量。同时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引导调解队伍人员加强经验交流、拓宽调解思路。今年以来,共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12次。强化经费保障,明确案件补贴标准,按照纠纷案件难易程度分别发放个案补贴。开展人民调解能手、优秀调解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出的人民调解能手和优秀调解案例直接给予物质奖励,通过评优奖补激发调解动力。

二是推行“4”项机制,定纷止争全闭环。利用“一体化办公,协同化治理”模式,实现从各自为战到统筹联动,着力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一站受理全覆盖。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和若干专项窗口,并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室、心理服务室、远程公证室、法治宣传区等多功能服务场所。多元联动聚合力。中心窗口由信访、司法、综治(网格)成建制进驻,劳动保障、退役军人等条线定期进驻,建设、民政、城管条线和法院采用定期坐班、急时联调方式,对矛盾纠纷、信访等事项进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点面结合树品牌。在点上,大力创建“龚建华调解工作室”“袁琴娣调解工作室”等矛盾解纷调解个人品牌;推行“一社区一品牌”,打造“柏杏大碗茶”“心和议事亭”等符合社区特色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品牌。在面上,打造一支以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为主导、16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2个行业性调委会为支撑的调解网络,让群众可以就近获得公共法律服务和调解服务。跟踪回访提质效。以电话回访、入户走访、居民座谈等方式,对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详细了解双方当事人对纠纷调解的满意度以及调解后的现状,防止矛盾纠纷再次激化升级。

三是紧抓“3”个提前,下好调解先手棋。坚持将源头化解预防纠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半年共调解纠纷200余起。提前信息摸排,隐患源头早发现。常态开展登记录入、矛盾分流、舆情研判、协调联动等工作,统筹街道、社区(村)两级平台分级运行,联动共转。依托127个综合网格,广泛开展矛盾纠纷线索摸排,确保各类纠纷及早发现、提前介入。提前分类处置,矛盾纠纷早清仓。实行分级分类报告处置制度,按照“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置”的原则,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涉及金额、调解难易程度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将矛盾纠纷分为简易、一般、疑难、重特大四个等级,分类分流处理。调解过程中对各类现行矛盾纠纷坚持快调、快处,真正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起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提前宣传引导,普法教育早介入。线上,通过公众号、网格微信群转发普法小视频、普法动画片等形式宣传群众关心的调解热点话题。线下,坚持调解与普法同行,结合“三官两师进社区”活动,定期进社区(村)坐班解疑答惑,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举办专题宣传活动。按照“法景融合”思维,打造大运河法治文化长廊,不断拓展沉浸式、体验式普法教育阵地,丰富居民群众学法渠道。今年以来,共开展调解类普法讲座10余场,发放“人民调解员一法一条例”宣传手册1000余册。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司法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邮箱:czssfj2018@126.com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16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