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 内容
钟楼区司法局“三聚焦”开启基层治理新路径
【信息时间:2024-11-11    来源:市司法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是聚焦矛盾源头排查机制,做到纠纷应调尽调。发挥全区各司法所、调委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根据纠纷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进行认真梳理,积极构建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和激化,今年以来,共组织排查纠纷1829次。坚持调解为民实效化,实现案结事了全程参与。分步拆解办证难题。全程参与街道安置房产权证申领的政策宣传、办证咨询、矛盾调处、析产见证等环节,平均每年调处因房屋买卖、人员亡故、家庭不和等产生的相关矛盾纠纷200余起。攻坚疏解楼盘问题。深度参与辖区4个“保交楼”项目,并同步解决居民儿童入学、农民工欠薪等民生问题,避免矛盾升级。助力破解治理难题。针对运河、星港等安置小区停车难题,协助社区认租2000余个车位,顺利落闸收费;试点开展“合租房三色管理”,将房源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公示,出租房纠纷、邻里矛盾明显减少。

二是聚焦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打造人民调解品牌。全区共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6个,如常州市凌家塘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湖南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银行业服务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在日常矛盾纠纷突出的法院、交警大队、派出所、信访、劳动争议仲裁院、检察院建有调解工作室16个,派驻专职调解员20名。推动矛盾调解工作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结合钟楼区工作实际和“法星民情”工作室的先进经验,各街道(镇)成立基层解纷阵地,打造各自品牌。健全企业商会调解组织,织密调解网络,发挥8个镇(街道)商会调解室的作用,实现商会调解工作“触角”全覆盖。在北港金瑞达法律服务产业园区成立“老沈个人调解工作室”,2024年上半年化解各类涉企纠纷20余起、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做到快速处置、源头治理,面对面、零距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聚焦大数据系统智慧应用,推动社会治理升级。该区依托辖区大数据产业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探索出“智慧数港”“智管小区”“智能网格”三级智治模式,有力助推区域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与百度中心联建共建、合作开发区块链数字积分治理模式,将5800多套社区智慧技防设备采集数据实时接入网格化平台和辖区派出所,实现全时段监控、大数据预警,建设“智慧停车库”“共享停车位”22个,辖区高空抛物、飞线充电、非机动车偷盗三大治理难题受理量同比压降83%。南大街“智慧商圈”专项整治“套路贷”、非法集资,清理问题金融企业140余家,减少93%。北港街道依托“数据港”平台,同步开发了居民自治考评小程序,“网格智治+积分自治”模式开启基层治理新路径。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司法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邮箱:czssfj2018@126.com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16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