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法治+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拓面宣传、强化服务、多元解纷”三式打造法景相融模式,全面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持续营造法治文旅良好氛围。
一是拓面宣传,扮靓全域旅游法治“风景线”。在全区各景点融入法治元素,“法景”与“美景”结合,为全域旅游增添一抹亮色,持续推进建设“武进特色”的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橱窗等,已创成省级法治文化阵地7个,市级“五区同创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10个,企业法治文化阵地15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3个,以及一大批覆盖各地的法治文化阵地。创新打造宪法公园、民法典公园、农业法治文化园、永安河水利生态园等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带(长廊)。在全区热门景点开展普法夜市活动,将非遗艺术形式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题材有机结合,以精巧的民间手艺剪出“法治剪纸”,制作“法治麦秆画”,充分彰显其法治底蕴,趣味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在旅游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余场次,普及游客5000余人次。
二是强化服务,搭建涉旅法律服务“快车道”。在景区游客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一站式解决游客群众法律需求。为旅行社、民宿、旅馆等开展线上“法治体检”,进一步提高涉旅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水平。在旅游高峰期到景区、服务站点为志愿提供游客涉及餐饮住宿、出行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同时,整合公证、法援、律师等法律服务力量,融合传统宣传与现代传播手段,通过电话微信沟通、网上咨询帮助防范日常经营及纠纷处理等环节产生的法律风险。此外,组织“法律明白人”在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等人流较大的场馆向游客讲解常州市旅游促进条例、品质旅游出行提示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多元解纷,拓展矛盾纠纷调解“新领域”。将人民调解平台延伸至景区景点,及时将涉旅矛盾纠纷精准分流、调处。联合相关部门分走访文旅企业,紧扣文旅企业在合同纠纷、订单延迟、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对薄弱领域,深度把脉法律问题。针对旅游旺季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提前拟定预案,联合村(社区)开展大排查活动,选派优秀调解员深入各大景区轮流值班,对涉旅纠纷“即时受理、现场调解、多元解决”。截至今年10月,累计接待游客法律咨询80余人次,调解涉旅矛盾纠纷8起,全部得到有效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