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市各委办局法制处,直属单位法制处: 为规范本市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常政办发[2006]23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工作涉及的内容 行政执法依据与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职权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工作包括三项内容,即梳理行政执法主体、梳理行政执法职权和梳理行政执法依据。 二、关于行政执法主体的分类 行政执法主体可以分为: 1、法定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依法受委托执法的组织; 4、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三、关于行政执法依据的范围 列入本次梳理工作范围的行政执法依据包括: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所属部门规章、省政府规章,本市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市的“三定”规定。除此之外,其他各类文件不作为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依据的范围既包括专业法律规范,也包括公共法律规范;既包括以本部门为主执行的法律规范,也包括配合其他部门执行的法律规范。梳理中应遵循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主体、事项、范围等设定原则,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般只能对上位法设定的某些条款进行细化,主要是为了解决行政执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问题,为此所有依据应按效力高低及具体适用条款全部顺序列明,以备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核和省的检查。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三定”规定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应当在梳理结果中注明,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关于行政执法职权的分类 行政执法职权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八类: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处罚。 (三)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管理相对人的财产、人身自由等予以强制采取的措施。其种类主要有: 1、代执行,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2、执行罚,最典型的如滞纳金。 3、人身强制,如强制拘留、强制传唤、强制隔离、强制检查公民身体(尤其是在预防传染病时)等。 4、财产强制,如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划拨银行存款,对腐烂变质食品实行的强制销毁等。 5、在其职权范围内进出生产经营场所的强制检查。如现场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要求及时处理。 6、对产品或者商品的强制检验。 7、紧急状态时,临时紧急征用交通工具或者其他财产。 8、紧急状态时,进入或处置土地、建筑物、住宅。如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的建筑物。 9、其他,如《游行示威法》规定的强制解散,拒不解散的,强制带离现场。 (四)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政权,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无偿征集金钱或实物的行为。其种类主要包括税、费。 (五)行政给付: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依法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者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是给付金钱或者实物。其种类主要有: 1、抚恤金。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如对牺牲、病故、残疾人员的抚恤金,军烈属、复员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费等。 2、特定人员离退休金。如民政部门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的离休金、生活补助费、副食品价格补贴、护理费、丧葬费等。 3、社会救济、福利金。如对农村五保户、贫困户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 4、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六)行政确认: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有: 1、公安行政确认:主要是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尸体、路况及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态的检验和鉴定;对交通事故等级的确认;对当事人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等。 2、民政行政确认:主要是对现役军人死亡、伤残性质的确认;对烈士纪念建筑物等级的确认;对结婚条件的确认等。 3、生产事故行政确认:主要是对伤亡事故原因、责任的确认;对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和责任的确认等。 4、卫生行政确认:主要是对食品卫生的确认;对新药及进口药品的鉴定;对医疗事故等级的鉴定等。 5、经济行政确认:主要是对产品标准化的认证和计量器具的检定、产品质量认证;对商标和专利权的审定;对著作权属的确认;对动植物检疫的确认;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等。 6、司法行政确认:主要指《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有关确认。 (七)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除了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领域设有专门的行政裁决外,《土地管理法》、《草原法》、《食品卫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也对侵权赔偿争议和权属争议作出规定,授权有关行政机关对这些争议予以裁决。其种类主要有: 1、权属纠纷的裁决。包括对草原、土地、水、滩涂及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争议和房产方面纠纷的裁决。 2、侵权纠纷的裁决。例如,对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引起的纠纷,分别由工商、专利管理机关进行裁决。 3、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这种纠纷广泛存在于食品卫生、药品管理、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许多方面。通过裁决确认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 (八)其他:主要指不适合上述分类的其他行政职权,如行政规划与计划、行政奖励、行政调解、行政指导等。 五、关于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工作的组织分工 (一)本次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工作按照部门为主、辖市、区为辅的原则进行,要确保全市标准统一,市和辖市、区两级衔接一致。市级各部门应当牵头组织好本系统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各部门梳理工作完成后,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规定的统一格式(见附件),将涉及市和辖市、区的梳理结果分别报市政府法制办和辖市、区政府法制办,由市政府法制办和辖市、区政府法制办确认后对外公布。 (二)各辖市、区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协调好本市、区各部门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梳理工作,并组织好本市、区政府本身以及所属各乡镇、街道的梳理工作。 (三)市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好本部门管理的部门管理机构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的工作,并统一报送结果。 (四)对于涉及相对集中处罚权和职能划转的,由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或者接受职能划转的部门负责做好梳理。 (五)法制机构要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方面充分发挥参谋助手顾问的作用,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统筹安排的责任,在利用业务优势积极开展工作的同时,要协调好与监察、编制、人事等部门或者处室的关系,使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形成合力。 附:《关于常州市xxx单位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结果的报告(示范格式)》
二○○六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
关于常州市xxx单位 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结果的报告 (示范格式)
市政府法制办: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要求,我们结合本单位的职责分工,对照所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的“三定”规定,反复进行了梳理、归纳,经逐一审查确认,列举出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依据和每项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其依据的条款。 据统计,我单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共 个,其中法定行政机关 个,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个,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 个,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 个;本单位行政执法主体执行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共计 部;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共 项,其中行政处罚 项,行政许可 项,行政强制 项,行政征收 项,行政确认 项,行政给付 项,行政裁决 项,其他具体行政执法职权 项。(具体梳理结果见附件) 特此报告 附件1: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附件2:行政执法依据清理结果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1: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常州市xxx单位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 (一)主体名称 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主体名称 ……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主体名称 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主体名称 …… 三、依法受委托执法的组织 (一)主体名称 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主体名称 …… 四、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一)主体名称 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主体名称 …… 说明: 1、以上四类主体,按实际情况填写,没有的不填。一个单位有多类主体或多个同类主体的,逐一列出。 2、依法受委托执法的组织是指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不能作为受委托执法的组织。 3、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单位,仅限城管执法组织,除需要注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外,还需注明市政府相关文件中明确划转行政处罚权的相关内容。 4、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并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市政府文件(针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单位)、“三定”规定的顺序排列。“三定”规定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注明。
附件2:行政执法依据清理结果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执法依据
序号 |
依据名称 |
制定、发布机关 |
生效时间 |
1 |
xxxxxxxxxxx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xx年x月x日 |
2 |
xxxxxxxxxxx条例 |
国务院 |
xx年x月x日 |
3 |
xxxxxxxxxxx实施细则 |
xx部、委 |
xx年x月x日 |
4 |
xxxxxxxxxxx条例 |
省人大常委会 |
xx年x月x日 |
5 |
xxxxxxxxxxx规定 |
省政府 |
xx年x月x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不同层级的依据,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顺序填写,同一层级的依据,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填写。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1)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处罚(共xx项)
一、违法行为名称 处罚种类: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违法行为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处罚的,按照顺序排列。 2、违法行为名称可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归纳。 3、处罚种类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填写。 4、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处罚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2)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许可(共xx项)
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许可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 2、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许可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3)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确认(共xx项)
一、行政确认事项的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行政确认事项的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确认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 2、行政确认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 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确认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4)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强制(共xx项)
一、行政强制事项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行政强制事项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强制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 2、行政强制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 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强制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5)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给付(共xx项)
一、行政给付事项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行政给付事项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给付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 2、行政给付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 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给付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6)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裁决(共xx项)
一、行政裁决事项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行政裁决事项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裁决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 2、行政裁决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 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裁决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7)
常州市xxx单位行政征收(共xx项)
一、行政征收事项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行政征收事项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行政征收事项的,按照顺序排列。 2、行政征收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 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行政征收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附件3: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条款清理结果(8)
常州市xxx单位其他行政执法职权(共xx项)
一、其他行政执法职权事项名称 法律依据: 1、《xxxxxxxxx 法》第x条x款“……” 2、《xxxxxxxxx 条例》第x条x款“……” …… 二、其他行政执法职权事项名称 …… 说明: 1、按梳理后的执法主体填写;一个单位有多个执法主体的分别填写;有多项其他行政执法职权的,按照顺序排列。 2、其他行政执法职权事项名称,可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归纳。 3、法律依据要列出具体条文,对同一事项多个法律规范都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顺序排列。如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应注明。 |